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28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5-04-15 上一期   
    面向科学普及的科研档案开发与利用
    李  颖, 王田田, 沈保栋
    2025 (4):  1-6. 
    摘要 ( 32 )  
    面向科学普及的科研档案开发与利用,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阐述面向科学普及的科研档案开发与利用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围绕科研档案开发与利用赋能科学普及的三个维度展开深度分析,并提出以突出社会性的科研档案编研成果丰富科普资源、以富有知识性的科研档案资源库推动科普内容升级、以具有趣味性的科研档案游戏推动科普形式创新三个方面的针对性实现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学习理论视域下科学家精神挖掘与课程思政应用探析
    ——基于科技名人档案
    李彩容, 杜可婷, 吕文婷
    2025 (4):  7-13. 
    摘要 ( 22 )  
    科技名人档案凝结着科学家的求学历程、治学主张、科研实践与心路历程,具有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可作为课程思政的优秀补充资源。从社会学习理论视角出发,厘清了科技名人档案与社会学习理论的价值关联,再借助扎根理论,运用 Nvivo 11 软件对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官网选取的 41 篇样本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提炼出科技名人档案蕴含的爱国为民、理想信念、求实创新、无私奉献、协同合作、育人精神六大思政主题,并解析其针对性运用场景,最后基于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三元交互理论、观察学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探索科学家精神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思政的途径,以期为科技名人档案思政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档案数据应用“三权分置”的现实挑战与发展建议
    加小双, 牛  力
    2025 (4):  14-22. 
    摘要 ( 14 )  
    在分析企业档案数据应用“三权分置”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其现实挑战,并从法规完善、合规监管、标准构建、治理优化四个维度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研究认为,未来需着力健全企业档案数据产权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企业档案数据产权分置的合规监管、加强产权分置理论研究和构建相关标准化体系、优化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以提升协同效能,从而进一步强化企业档案数据产权分置的合规性,提升其安全流通能力与市场化运营水平,充分释放企业档案数据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价值潜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隐私保护的档案数据脱敏路径分析
    仇壮丽, 王昱雯
    2025 (4):  23-31. 
    摘要 ( 15 )  
    数据脱敏是隐私保护的关键环节。基于档案数据脱敏的重要意义与当前发展现状,系统剖析了隐私保护视角下档案数据脱敏目前存在的三个问题:其一,档案领域尚未制定统一且详尽的脱敏标准;其二,隐私信息的精准识别存在困难;其三,档案数据要素价值难以得到充分释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构建档案数据脱敏标准、明晰数据权责体系、加强隐私计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立数据脱敏综合评估与监控机制等策略,旨在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充分释放档案数据要素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数字叙事的高校校史策展模式创新
    向丽娟
    2025 (4):  32-34. 
    摘要 ( 7 )  
    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亟须创新校史工作理念,拓展校史文化传播路径。引入数字叙
    事理论视角,梳理了数字叙事理论的内涵及其在高校校史领域的应用基础,构建了高校校史数字策展的叙事框架,并
    从资源整合、叙事设计、场景构建等维度系统设计了实施路径,旨在为新时代高校校史工作变革提供理论支撑与实
    践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人文背景下档案开放利用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商  闯, 张  薇
    2025 (4):  35-37. 
    摘要 ( 6 )  
    档案开放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彰显档案工作价值、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体现。当前,传统的档案开放利用模式已难以满足数字人文研究对档案资源深度挖掘、语义关联和知识发现等方面的需求。先系统探讨了数字人文背景下推动档案开放利用的创新路径选择,再从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能力提升和生态体系构建三个维度构建了数字人文导向的档案开放利用体系框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档案部门参与文旅融合的实践框架及未来展望
    王幸新
    2025 (4):  38-40. 
    摘要 ( 10 )  
    文旅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档案部门积极参与文旅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立足文旅融合的宏观背景,探究档案部门参与文旅融合的实践路径与发展趋势。未来,档案文旅融合发展面临数字技术深度赋能、用户体验持续优化、业态融合不断深化等趋势,亟须在开发文创产品、升级服务模式、拓展传播渠道等方面持续创新,并加强构建理论体系、完善评价机制和制定标准规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向治理现代化的档案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杨宏杰
    2025 (4):  41-44. 
    摘要 ( 2 )  
    档案安全管理体系是维护国家安全、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在厘清档案安全管理体系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面向治理现代化的档案安全管理体系必须坚持风险导向、全面覆盖、精准防控、持续改进四大原则,并从健全制度规范、明确管理职责、夯实技术基础、培育安全文化四个方面阐述了构建路径,以期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档案安全管理、筑牢档案事业发展根基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元治理视角下民生档案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
    王  敏
    2025 (4):  45-47. 
    摘要 ( 1 )  
    基于多元治理理论,剖析了我国民生档案社会化服务发展面临的困境,在厘清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民生档案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理论模型。研究指出,推进民生档案社会化服务的创新发展,应着力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格局,健全多元主体参与的制度化渠道,创新社会化服务模式,加强档案开放共享,进而充分释放多元主体活力,切实提升民生档案的社会化服务效能,更好地服务和保障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档案数据治理效能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耿继静
    2025 (4):  48-52. 
    摘要 ( 3 )  
    档案数据治理是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围绕档案数据治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这一主题展开研究。先阐述了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和方法,分别从投入、过程、效果三个层面设计了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级指标体系模型。最后针对档案数据治理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从优化治理机制、完善标准规范、提升资源质量、创新应用服务等方面探讨了治理效能的提升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跨学科视角下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王彩虹
    2025 (4):  53-55. 
    摘要 ( 2 )  
    面对数智化变革浪潮,传统档案学理论体系难以为继,亟须在多学科视角下重塑档案学知识谱系和学科范式。在分析数智时代档案学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先从技术驱动、管理变革、需求牵引等维度剖析档案学理论变革的时代动因。接着探讨了档案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路径,并通过审视档案学元理论、基础理论的创新图景,构建与时俱进的档案学知识体系与学科框架,以期为档案学理论变革和创新发展提供学理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色档案资源传承与新时代中国式档案事业现代化内在逻辑
    仇正锋
    2025 (4):  56-58. 
    摘要 ( 3 )  
    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必然选择。红色档案资源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真实历史记录,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红色档案资源的传承利用与中国式档案事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内在统一。先探讨了红色档案资源传承对新时代中国式档案事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进而揭示了红色档案资源传承与中国式档案事业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存史资政育人:中国式档案现代化的使命担当与实践路径
    陈涵均
    2025 (4):  59-61. 
    摘要 ( 3 )  
    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对包括档案事业在内的各领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视角,重点阐释“存史资政育人”作为新时代档案工作的根本任务,并提出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创新、加强科技支撑等推进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实践路径,为更好地发挥档案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档案观视域下中国档案学知识体系的时代转型
    邢泽玮
    2025 (4):  62-65. 
    摘要 ( 6 )  
    马克思主义档案观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理论,涵盖了档案本质属性、档案工作规律、档案事业发展等方面,对新时代中国档案学知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档案思想的基础上,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维度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档案观的理论内涵,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档案学知识体系的发展历程,并进一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档案观视域下中国档案学知识体系所面临的时代转型问题,旨在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知识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档案数据化转型路径
    张克闯
    2025 (4):  66-68. 
    摘要 ( 5 )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档案数据化转型成为档案管理领域的重要议题。从新质生产力背景出发,探讨了新质生产力对档案管理模式、服务能力及安全隐私的影响,并分析了档案数据化在技术、管理和资源人才层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再围绕技术、管理和协同三方面提出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档案数据化转型的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档案数据要素价值化与市场化路径探索
    ——基于新质生产力的视角
    王力伟
    2025 (4):  69-71. 
    摘要 ( 3 )  
    当前,档案数据要素在价值认知、市场化配置等方面存在短板。鉴于此,在分析档案数据要素内涵、特征与价值属性的基础上,提出档案数据要素价值化路径,并重点在技术融合、资源建设、场景应用等方面阐述档案数据要素价值实现的关键举措,进而从确权、定价、交易、平台建设等角度探讨档案数据要素市场化机制的构建策略,以期为深化档案改革、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质生产力赋能档案治理现代化:机遇、挑战与对策
    郑凌峰, 王  雪
    2025 (4):  72-74. 
    摘要 ( 11 )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档案治理现代化带来重大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档案数字化转型、信息安全风险防控、传统管理模式转型等方面的挑战。档案部门要抢抓机遇,加快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档案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深化档案管理体制机制变革。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档案管理与服务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以高质量的档案管理和服务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档案力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档案法》实施背景下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高质量发展研究
    周东威, 王在亮
    2025 (4):  75-77. 
    摘要 ( 2 )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实施为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法治框架和制度遵循。从制度重构与创新发展的视角,系统分析新《档案法》对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制度重塑,探讨推进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背景下档案宣传教育高质量发展策略
    侯  明
    2025 (4):  78-81. 
    摘要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新时代档案宣传教育事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围绕档案宣传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在梳理《实施条例》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政策环境、生态系统、发展理念、需求导向等因素,对档案宣传教育面临的新机遇进行了系统分析。从坚持用户导向、强化资源建设、拓展服务空间、提升产品质量四个方面,探索档案宣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子档案安全立法对警务工作模式创新的研究
    郭  霓
    2025 (4):  82-84. 
    摘要 ( 3 )  
    电子档案日益成为维系国家治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资源,但也面临着信息被泄露、篡改、损毁等多重安全风险。在大数据时代,以预测分析为代表的新型警务模式也对相关法律提出了新要求。在梳理电子档案安全立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预测警务的运作机理及面临的挑战,提出通过系统完善电子档案安全法律规范、规范数据治理、明晰预测逻辑与执法逻辑边界等路径,推动电子档案治理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跃升,为警务变革和创新赋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档案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制研究
    雍  赟
    2025 (4):  85-87. 
    摘要 ( 3 )  
    为推动档案数据安全治理与个人信息保护法治化进程,系统梳理了档案数据安全所面临的风险与个人信息保护的理论基础,并分析了相关法律体系的现状,提出了完善制度设计的思路。在此基础上,从国家、行业、档案机构、公众等多个维度,系统探讨了档案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法治化的实现路径,以期为构建科学完备的治理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周  华
    2025 (4):  88-90. 
    摘要 ( 4 )  
    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面临着法律地位、真实性、安全隐私等方面的法律挑战。应从法律层面提供有力保障,明确电子档案的法律地位和效力,完善真实性、可靠性认定规则,健全安全隐私保护和长期保存制度,建立管理标准规范。要从顶层设计、制度建设、技术支撑、社会参与等方面入手,构建涵盖形成、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环节的电子档案全生命周期法律保障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事档案开发利用中的隐私保护问题
    薛利梅
    2025 (4):  91-94. 
    摘要 ( 3 )  
    人事档案隐私保护是事关公民权益的重要课题。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在发挥人事档案价值的同时确保个人隐私安全,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在梳理人事档案隐私保护价值冲突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人事档案隐私泄露在法律、管理、技术层面的成因,并从健全法律规范、创新管理机制、发展关键技术、培育保护意识等方面,提出优化人事档案隐私保护的策略建议,以期为新时代人事档案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家谱档案整理的隐私边界、伦理规制与开放策略
    肖  红
    2025 (4):  95-97. 
    摘要 ( 2 )  
    聚焦新时期家谱档案整理与开发利用中的隐私伦理困境,深入剖析了家谱档案的隐私属性特点及其面临的多重风险挑战,提出应立足知情同意、利益平衡、安全保障等基本原则确立隐私保护的伦理规范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分级开放、去隐私化处理、新兴技术赋能等家谱档案资源的开放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古籍文献活化的理论基础与推进机制
    张镭赋, 高家骥
    2025 (4):  98-100. 
    摘要 ( 3 )  
    新时代以来,中央政府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推进古籍文献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政策文件,为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与活化利用指明了方向。立足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框架,系统梳理了数智环境下推动古籍文献活化工作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推进古籍文献活化利用的路径体系,旨在为加快实现古籍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档案文化资源智慧化保护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庞艳华
    2025 (4):  101-103. 
    摘要 ( 3 )  
    档案文化资源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随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快推进档案文化资源智慧化保护体系建设已成为新时代档案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必然选择。在分析档案文化资源特性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制定标准规范、融合集成应用、借助区块链技术等手段,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智慧化保护机制建设。同时,强调要加强智慧化保护实践效能评估,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改进机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新时代档案文化资源智慧化保护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档案文化遗产开发策略研究
    王静华
    2025 (4):  104-107. 
    摘要 ( 3 )  
    当前档案文化遗产开发利用面临诸多困境,亟须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系统探索。在梳理档案文化遗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价值意蕴、资源特征、开发利用等维度系统阐释了档案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特征,并凝练出技术赋能、创新表达、协同创新、价值创造等档案文化遗产开发的路径选择,以期为我国档案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开发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融入文化大数据的档案数据资源开发策略
    李  娜
    2025 (4):  108-110. 
    摘要 ( 4 )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档案数据成为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厘清档案数据资源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聚焦大数据环境下档案数据资源的开发现状与面临的挑战,从战略引领、夯实基础、深化应用、协同创新四个维度,提出了推进档案数据资源开发的优化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推广策略
    ——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朱  訚
    2025 (4):  111-113. 
    摘要 ( 1 )  
    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是新时代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在系统梳理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市场分析与定位、推广渠道与策略、品牌建设与营销等推广策略。基于高质量发展目标,提出了质量提升、可持续发展、政策支持与合作机制等优化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智时代档案文化研究
    张春花
    2025 (4):  114-116. 
    摘要 ( 3 )  
    数智时代的到来正在深刻重塑人类社会的文化形态,档案文化作为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同样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历史性机遇与挑战。立足数智化背景,系统考察档案文化的演进态势,深入探讨其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中呈现的新特征与发展规律,并提出推进档案文化繁荣发展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路径探索
    杨蕾蕾
    2025 (4):  117-119. 
    摘要 ( 1 )  
    面对新时代大背景下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需求,探讨了基于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路径选择。在资源整合方面,应建立多源异构档案资源的语义关联机制,构建标准化档案文化基因库,建立跨界资源协同机制。在技术赋能方面,可利用数字孪生、AIGC、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驱动档案文化场景复原、创意设计、知识产权确权。在传播与产业化方面,应发展元宇宙场景下的沉浸式档案文化体验,推进档案文化 IP 开发与品牌建设,延伸档案文化产业价值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智能助力多模态档案资源开发的实现路径
    王译婧, 徐海静
    2025 (4):  120-126. 
    摘要 ( 6 )  
    多模态档案资源的集成式立体化开发能为数据要素价值的发挥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但其面临规模体量庞大、质量参差不齐、模态对齐困难的开发瓶颈。人工智能具备处理海量档案资源、改善档案质量、处理多模态数据的优势,通过把握多模态档案资源的数据化、质量优化和关联融合等关键环节,借鉴博物馆、出版行业范例,提出人工智能在多模态档案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场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智能赋能档案知识服务创新模式与路径
    张  磊
    2025 (4):  127-129. 
    摘要 ( 2 )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其独特能力深刻改变着档案知识服务行业的面貌。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多维度审视了人工智能赋能档案知识服务创新的典型场景。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为档案知识服务行业智能化转型插上了腾飞之翼,大幅度提高了信息提取与加工的效率;其语义理解能力和关联分析能力,重塑了档案检索利用的范式,创新推出了智能化检索服务;而深度学习、知识图谱等前沿技术,则能够挖掘档案的深层价值。然而,目前转型进程中仍面临顶层设计欠缺、数据基础薄弱、关键技术不足、复合型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对此,进一步总结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催生的智能检索、个性化推荐、智能分析挖掘等一系列新兴服务模式,提出了要制定顶层发展规划、夯实数据根基、攻坚核心技术、培育新型人才,并着力加强人工智能伦理研究与安全防控的路径建议,以期为研究档案知识服务智能化转型提供新的视角,丰富其理论框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智能背景下多模态档案资源开发策略
    李祥宇, 孔祥君
    2025 (4):  130-133. 
    摘要 ( 4 )  
    基于人工智能背景,围绕多模态档案资源开发,从阐释必要性、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探索策略优化路径三个维度展开论述。指出深度开发多模态档案资源是顺应数字时代要求、提升档案资源利用效率、推进馆藏资源全面数字化、壮大新时代档案文化品牌的必然选择。随后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多模态档案资源语义关联、知识挖掘等方面的应用路径。最后从构建人机协同的资源开发模式、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等角度提出策略建议,以期为智慧档案馆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深度学习的档案数据挖掘技术研究进展
    范书珍
    2025 (4):  134-137. 
    摘要 ( 6 )  
    档案数字化转型为海量档案数据的积累奠定了基础,但档案数据中蕴含的巨大价值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深度学习的出现,为破解档案数据挖掘难题带来了新契机。通过系统梳理深度学习在档案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进展,探索了以深度学习驱动的档案数据分析新范式,为档案数据挖掘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指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智赋能档案资源的模式与路径
    张文雅
    2025 (4):  138-140. 
    摘要 ( 4 )  
    在数智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正有力推动档案事业加速向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在此背景下,档案资源的形态、结构、组织方式与管理模式正经历重塑与变革。立足数智环境下档案资源体系的转型发展,系统梳理了数智驱动下档案资源重构逻辑,深入分析了数智技术在档案资源领域的赋能模式,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推进路径。旨在为档案资源的数智化变革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引,助力档案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增强现实技术在档案数字展览中的应用研究
    刘  燕
    2025 (4):  141-143. 
    摘要 ( 1 )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迭代,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其中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引发广泛关注。在详细梳理增强现实技术相关理论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该技术在档案数字展览中的应用价值、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应的可行性实践策略,旨在推动档案数字化转型,丰富档案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理论,并提升档案服务水平,为相关领域提供理论参考。同时,提出了增强现实技术在档案数字展览中的应用策略,也为拓展增强现实技术在档案数字叙事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环境下校史档案的叙事转向研究
    赵  耿
    2025 (4):  144-146. 
    摘要 ( 3 )  
    当今,数字时代的浪潮正推动校史档案事业不断前行,促使其叙事方式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基于校史档案叙事转向的时代背景,剖析了技术进步、文化变迁、史学转型等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叙事变革图景。通过聚焦变革的具体表现,描绘了叙事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叙事内容从精英转向大众、叙事形式从线性变为非线性、叙事空间从实体拓展到虚拟的生动图景。面对数字技术变革的浪潮,提出了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创新叙事方式、构建多元主体参与三条应对策略,旨在为校史档案事业开创新局面、续写新篇章提供智力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色档案资源数字叙事转向研究
    刘华军
    2025 (4):  147-150. 
    摘要 ( 2 )  
    红色档案资源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数字化时代为红色档案资源的传承与利用带来了新机遇。通过分析红色档案资源数字叙事的现状,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叙事视角多元化、内容深度挖掘与重构、技术创新与应用、传播渠道优化与互动等转型路径,同时就标准规范构建、人才团队建设、推动跨界合作等实践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新时代红色档案资源创新传播提供思路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档案大数据价值剖析与开发利用策略
    黄仁彦
    2025 (4):  151-153. 
    摘要 ( 3 )  
    在大数据时代,档案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价值正日益显现。然而,当前档案大数据的开发利用水平尚显不足,其潜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对档案大数据的价值内涵与应用维度展开深入剖析。系统构建“四位一体”的档案大数据价值阐释框架,以揭示其作为国家发展新要素的战略功能与定位。在此基础上,从顶层设计、数据融通、技术赋能、人才培育四个维度提出档案大数据开发利用的优化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图书馆数据要素价值的内涵与实现路径
    朱婷婷
    2025 (4):  154-156. 
    摘要 ( 2 )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据要素正在深刻重塑着社会知识生产模式。聚焦图书馆数据要素价值的内涵与实现路径研究,系统探析了图书馆数据资源的要素禀赋特征及其多维度价值,并提出了智慧图书馆数据要素驱动发展的系统路径,以期推动图书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融媒体环境下档案内容整合与传播策略
    郭玉格
    2025 (4):  157-159. 
    摘要 ( 3 )  
    融媒体技术的发展深刻重构了档案文化的传播生态。从内容资源数字化、内容形态多样化、内容语义关联化、内容生产智能化四个维度系统阐释融媒体时代档案内容整合的路径创新,并从分众化传播、沉浸式体验、情感化叙事、互动式参与、场景化应用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传播策略,旨在为新时期档案文化传播与服务提供理论参照与实践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子文件归档方法与策略
    王  抢, 高朕栋, 邹绍辉
    2025 (4):  160-163. 
    摘要 ( 4 )  
    系统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电子文件归档的影响,并归纳了传统归档工作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从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化技术应用、大数据赋能等角度,提出了电子文件归档方法创新路径。同时,针对数字化环境下电子文件归档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需求,从标准规范构建、工作流程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法治保障完善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档案网站无障碍建设的实践与应用
    宋雨林
    2025 (4):  164-166. 
    摘要 ( 3 )  
    档案网站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档案为民服务的重要平台,其无障碍建设事关亿万民众基本公共文化权益的保障。在梳理国内档案网站无障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档案网站在无障碍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与挑战。围绕顶层设计、标准规范、技术改造、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系统性、精准化、常态化的档案网站无障碍建设实践路径。以无障碍为牵引,推动档案网站向智能化、个性化、泛在化方向升级改造,这将有力促进信息公平、提升体验品质、引领创新发展,为服务国家治理、融入智慧社会提供更加充沛的档案新动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档案数字化外包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汪  敬
    2025 (4):  167-170. 
    摘要 ( 3 )  
    档案数字化外包在提升档案信息化水平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从档案数字化外包的特点入手,系统分析了这些风险的表现形式和成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涵盖技术、安全、进度、质量、成本五个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运用 FMEA 方法开展风险评估的思路和流程。针对评估发现的问题,从组织、技术、法律三个层面设计了相应的风险防控机制,提出了加强组织保障、强化技术管控、健全法律规范等一系列具体策略,以期为档案数字化外包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风险管理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档育人:红色档案资源赋能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价值逻辑、实践困境及纾解进路
    韦淑珍, 周林兴
    2025 (4):  171-175. 
    摘要 ( 2 )  
    红色档案资源是赋能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宝库,对深化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梳理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红色档案资源赋能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价值逻辑,并聚焦意识、内容和工具层面深度剖析了红色档案资源赋能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实践困境。基于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红色档案资源赋能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纾解进路,即变革红色档案资源赋能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思维观念、创优红色档案资源赋能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内容供给、建构红色档案资源赋能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工具体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记忆视角下口述档案采集与开发策略
    祁永良
    2025 (4):  176-178. 
    摘要 ( 3 )  
    基于社会记忆理论,探讨了口述档案在采集、整理、开发、利用等环节中的策略与方法。社会记忆视角为口述档案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在选题策划、访谈实施、编目著录、档案展示等过程中要关注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互动,深入挖掘口述档案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同时,口述档案应立足社会发展需求,在传承社会记忆、服务社会大众中彰显其独特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方特色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实践
    雷  杰
    2025 (4):  179-181. 
    摘要 ( 2 )  
    红色档案资源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真实记录,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地方特色红色档案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对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具有重要意义。深入阐述了地方特色红色档案资源在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价值,并从档案资源的收集与整理、档案资源的数字化与信息化建设、专题档案文化的编纂出版等维度,探讨了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实践路径。在此基础上,立足新时代背景,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实践的策略优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数据背景下非遗档案保护对策
    刘春辉
    2025 (4):  182-184. 
    摘要 ( 3 )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立足大数据环境下非遗档案保护的现实需求,从体系构建和路径创新两个维度提出相关策略,旨在推动非遗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学理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向乡村振兴的村镇档案管理规范化
    杨开芳
    2025 (4):  185-188. 
    摘要 ( 2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村镇档案管理面临新形势与新要求,亟须进一步规范管理、提升治理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保障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大局。在系统梳理乡村振兴战略内涵与目标的基础上,深入阐述其对村镇档案资源配置、服务供给、治理能力等方面所提出的新要求。提出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分类保管标准、完善系统规范的收集鉴定机制、创新便捷高效的开发利用监管模式、健全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防护体系,实现新时代村镇档案事业的转型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