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更多...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025年, 第28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5-03-15 上一期   
基于计算档案学的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优化模式
周文泓
2025 (3):  1-10. 
摘要 ( 57 )  
基于计算档案学的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建构,旨在将数据科学、数字治理、数字人文的理论与
方法引入档案领域,以探索利用计算档案学方法促进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关键策略。通过对照计算档案学理论
与方法要义,结合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各个层面与要素,优化模式得以建构。由此,提出的优化模式应包含
以下组成部分:一是在理论内涵层面强调立足数据情境的概念重构,实现“计算 +”导向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借鉴;
二是在顶层规划方面指出应坚持网络档案与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双重数据化原则,积极应对创新变革,凸显智
慧化导向,将反思性迭代升级融入其中;三是在主体内容,即基本方略层面,提出基于计算思维推进数据化导向的创
新建构、技术开发应用体系的强化建设、多重的跨主体协同机制构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认知—思维—情感:重特大事件档案创伤记忆建构
张瑾仪, 朱明龙
2025 (3):  11-16. 
摘要 ( 39 )  
重特大事件频发在对社会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破坏的同时,也产生了持久且影响深远的创伤记忆。重
特大事件档案作为党和国家组织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所形成的重要历史记录,是建构创伤记忆的重要资源。重特大事
件档案创伤记忆建构有助于构建创伤记忆场景,帮助社会认识和理解创伤记忆,从而达到正向疗愈的目的。通过对
相关概念的梳理,从“认知—思维—情感”三个层面探究重特大事件档案创伤记忆建构的逻辑思路,有针对性地从形
成正向认知、诱发客体思维、促进价值传递三方面为重特大事件档案创伤记忆的建构提供优化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档案数据安全治理模型构建研究
饶  圆, 夏子涵
2025 (3):  17-24. 
摘要 ( 52 )  
在数智时代背景下,档案数据的传播范围不断拓展,安全风险指数显著增大,完善档案数据安全治理
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调研总结,提出档案数据安全治理的“四治”构建原则:共治、精治、智治、稳治,
结合 WPDRRC 信息安全模型等理论进行模范分层,厘清分层构建思路,构建包括参与主体层、数据保护层、技术支
撑层与风险管控层的档案数据安全治理模型,以期提高档案数据安全治理效能,推动新时代档案事业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交媒体档案管理方法与策略
张  杰
2025 (3):  25-27. 
摘要 ( 17 )  
伴随着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社交媒体档案资源日益成为社会记忆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
部分。面对社交媒体时代海量异构信息的动态产生、分散共享、实时交互等新特点,传统档案管理范式在社交媒体档
案采集、编排、利用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困境,亟须创新理念、重塑方法和优化体制机制。先探索了社交媒体档案管理
的方法论建构,进而提出社交媒体档案管理的优化路径与制度设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档案机构在文旅融合中的定位与参与模式
王晓兰
2025 (3):  28-31. 
摘要 ( 11 )  
文旅融合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为档案机构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在《“十四五”
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战略指引下,档案机构作为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亟
须突破传统管理模式,探索服务文旅发展的创新路径。基于此,立足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时代背景,围绕档案机构在文旅
融合中的角色定位、实践样态以及推进路径等核心问题展开探讨,以期明晰档案机构在文旅融合中的新角色和新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历史典籍版本保护与资源建设策略
苏  玲
2025 (3):  32-34. 
摘要 ( 9 )  
面对新时期海量历史典籍版本资源,如何构建系统完善的版本资源建设体系,实现文化价值的最大化
彰显,是档案学界和文博界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立足新时代历史典籍版本保护与开发的时代使命,系统梳理了版
本资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在剖析问题的基础上,分别从版本收集、分类保护、创新利用三个维度展开了深入探讨。
在系统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历史典籍版本保护与开发策略,以期为实现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档案馆与校史馆“两馆合一”的模式实践探索
王  彬
2025 (3):  35-38. 
摘要 ( 17 )  
高校档案馆与校史馆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在弘扬优秀校园文化、服务学校发展大局等方
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高校档案馆与校史馆普遍存在资源分散、业务割裂、缺乏统筹规划等问题,亟
须在数智时代背景下进行创新转型。在梳理高校档案馆与校史馆资源整合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两馆合一”的合理性
与必要性,从功能定位、组织架构、业务流程、服务模式等方面探索“两馆合一”的实施路径,并提出一系列推进策略,
以期为新时代高校档案馆与校史馆的深度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档案部门应用人工智能的影响因素
张  晨, 李春雷
2025 (3):  39-42. 
摘要 ( 10 )  
人工智能在档案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档案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技
术、组织、环境三个维度分析了影响档案部门有效应用人工智能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关键技术攻关、
开展业务流程再造、强化人员培训教育、密切跨界合作交流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新时代档案部门的智能化转型提供参
考和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件连续体理论研究与应用:历程与前瞻
秦  婧
2025 (3):  43-45. 
摘要 ( 6 )  
文件连续体理论超越了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在电子文件环境下重新认识档案的运动规律、管
理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文件连续体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创新价值等进行了
系统考察。在此基础上,立足数字时代档案事业发展需求,总结了国内外文件连续体理论应用实践的经验,并探讨了
面向未来的理论创新与应用策略,以期为新时期档案学理论的发展、档案治理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环境下高校档案依法治档策略研究
李保茹
2025 (3):  46-49. 
摘要 ( 17 )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档案工作面临着依法治档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在梳理档案法治发展脉络及高校档案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环境下高校档案依法治理面临的法治供给滞后、
治理主体边缘化、责任落实不力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优化法治供给、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责任落实等方面,
提出了一系列推进高校依法治档的对策建议,旨在推动高校档案法治化建设,为构建中国特色档案治理体系贡献智慧,
助力高校档案事业创新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背景下档案信息化建设要点
王海洁
2025 (3):  50-52. 
摘要 (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新时代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明确指引。通过
梳理该条例中关于完善发展保障机制、加强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加快档案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档案数字化利用
服务等方面的内容,系统阐释了该条例在新形势下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举措,并深入探讨了进一步优化新时
代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校友档案的社会化利用:需求导向、平台搭建与激励机制
郑  华
2025 (3):  53-56. 
摘要 ( 6 )  
校友档案是高校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 校友档案的社会化利用仍面
临资源建设不足、渠道单一、方式创新不够等问题。以需求导向为逻辑起点,立足增强高校发展内生动力和文化软实
力,深入剖析了校友档案社会化利用的多元需求。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从平台搭建、机制建
设两个维度提出了实现路径,力求在丰富文献资源、拓宽服务渠道、强化制度保障方面形成工作合力,为校友档案资
源的深度开发与广泛利用提供新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数字化背景下红色档案数字叙事策略
——以《档案里的中国——红旗渠就是纪念碑》为例
常大伟, 王欣歌 , 汪巧红
2025 (3):  57-62. 
摘要 ( 45 )  
数字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格局。数字叙事为红色档案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视角。
在文化数字化的背景下,红色档案数字叙事展现出叙事主体多元协同、叙事素材多维融合、叙事表达交互多样、叙
事传播社交化的特点,这些特点进一步提升了红色档案传承红色基因的效能。以《档案里的中国——红旗渠就是纪
念碑》为例,剖析了红色档案数字叙事在叙事内容选择、叙事方式呈现、叙事结构串联、叙事视角切换等方面的实
践做法。对此,建议从拓展红色档案数字叙事视角、打造红色档案数字叙事场景、扩大红色档案数字叙事效力、挖
掘红色档案数字叙事知识等角度优化红色档案数字叙事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色档案文化:内涵、建构与传播
郑凌峰
2025 (3):  63-65. 
摘要 ( 10 )  
红色档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真实记录,其中蕴含的红色档案文化既是党
在百年奋斗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又是新时代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资源。剖析了红色档案
文化在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奋进力量等方面的独特价值,系统探讨了红色档案文化认同建构的有效路径,提出了红色
档案文化的共情传播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家谱档案与中华优秀家风家训传播
冯晨静 , 王  英 , 蒋洪甫
2025 (3):  66-69. 
摘要 ( 5 )  
家谱档案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见证了家族的兴替流变,而且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
深邃的文化内涵。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语境中,深入发掘并充分运用家谱档案资源,对于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价值。因此,从强化资源征集与整理、创新数字化应用、
拓展公共服务平台、发挥德育引导功能等路径出发,探索将家谱档案资源转化为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家风家训、涵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养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档案赋能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路径探析
袁昌明 , 陈广和
2025 (3):  70-72. 
摘要 ( 7 )  
档案是文学研究尤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极为宝贵的资源。近年来,随着档案利用和开放的日益深入,大量珍贵的现当代文学档案为拓宽研究视野、丰富研究方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分析档案赋能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优势的基础上,从加强文学档案征集、推进数字化整理、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深化档案部门与文学界合作四方面,探讨了档案赋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色文学档案的文化价值与传承
高艳霞
2025 (3):  73-75. 
摘要 ( 14 )  
红色文学档案作为中国革命历程的真实记录和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思想价值、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围绕红色文学档案的原真性、思想性、精神性、艺术性等多元特征,重点从再现革命历史、阐发革命思想、弘扬革命精神、呈现革命美学等维度,深度发掘红色文学档案的多维价值。基于新时代革命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要求,从档案编研、资政育人、数字化建设、文创产业等层面,系统构建红色文学档案价值传承的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优秀档案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路径研究
张米娜
2025 (3):  76-78. 
摘要 ( 3 )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文化发展战略和规划,为新时期档案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梳理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厘清新时代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价值旨归,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信息技术发展大势,破解档案文化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在此基础上,从资源、组织、空间等层面,构建优秀档案文化资源的精准识别与系统化建设框架。进而提出要创新思路、拓宽路径,借力数字创意产业、深化多方协同、创新媒介融合传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多维度推进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交媒体环境下红色档案文化的传播机理
代 玺
2025 (3):  79-82. 
摘要 ( 4 )  
社交媒体为红色档案文化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它重塑了红色档案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渠道、受众,使得信息传播呈现出新特点,内容生产和用户参与机制发生深刻变革。围绕社交媒体环境下红色档案文化的传播要素、传播机理、传播策略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从传播主体、内容、渠道和受众四个维度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新时代红色档案文化传播实践提供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档案馆革命历史档案的开发利用策略
李 云, 万 婕, 史美育
2025 (3):  83-86. 
摘要 ( 4 )  
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强化档案馆在革命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示范作用,充分彰显革命历史档案服务大局、资政育人的时代价值,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实课题。在梳理档案馆革命历史档案管理开发现状的基础上,从政策机制、资源建设、数字化建设、智慧化应用等维度,系统分析档案馆革命历史档案开发利用面临的相关问题,并从健全协同机制、加强能力建设、强化资源整合、创新技术应用等角度,提出对应的创新性策略,旨在推动档案馆革命历史档案开发利用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方特色档案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
王康媚
2025 (3):  87-89. 
摘要 ( 4 )  
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是地域文明演进的集中体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和情感价值。在新时代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推动地方特色档案资源融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阐明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从历史价值、人文价值、情感价值三个维度系统解析了其所蕴含的独特价值,并提出了地方特色档案资源融入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色档案中的口述史料整理与革命记忆研究
张 前
2025 (3):  90-92. 
摘要 ( 9 )  
红色口述档案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的鲜活记录和宝贵精神财富,在研究革命历史和传承革命精神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梳理口述档案与口述史理论渊源的基础上,多维度解构了红色口述档案的独特价值内涵,揭示了其在建构革命集体记忆和塑造革命文化认同中的关键作用。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红色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系统性的路径设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智时代档案文化共享平台的构建
马丽霞
2025 (3):  93-95. 
摘要 ( 4 )  
在数智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档案文化资源面临着社会化开发利用的契机与挑战。传统档案管理利用方式难以充分释放档案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迫切需要运用前沿数智技术,完善体制机制设计,重构服务理念方式,构建集资源整合、知识揭示、智慧服务于一体的档案文化共享平台,以破解档案文化传播的时空藩篱。分析了数智技术发展对档案文化共享平台的多维赋能,从顶层架构设计、档案资源聚合、数智技术融合、创新机制建设等方面探讨了档案文化共享平台的构建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档案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应用
和华雪
2025 (3):  96-99. 
摘要 ( 5 )  
分析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档案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应用。阐述了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知识图谱等关键技术在档案资源智能化管理、档案资源智能化检索、档案知识智能化利用、档案文化遗产智能化展示等应用场景中的作用和价值。提出了一个多层次、协同化的应用研究实践框架,并探讨了框架的设计原则、总体架构和关键技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欧美高校数字人文课程设置的对比研究
刘敏娟
2025 (3):  100-102. 
摘要 ( 6 )  
数字人文作为人文学科与数字技术交叉融合的新兴领域,为传统人文教育的变革提供了新路径。选取欧美开展数字人文教育的典型高校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数字人文课程在学科归属、学位设置、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异同点,进而分析欧美高校数字人文课程的培养模式。在横向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欧美高校数字人文课程设置的共性与差异,以期为我国高校开展数字人文教育、完善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向古籍档案的数字人文研究方法分析
杨璐宇
2025 (3):  103-105. 
摘要 ( 5 )  
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人文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为传统人文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古籍档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运用数字人文理念和技术推动其智慧化发展,成为新时代背景下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在梳理古籍档案数字人文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数字人文视域下古籍档案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面向古籍档案的数字人文研究任务与应用情景、基于智能技术的古籍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新方式,探讨了数字人文研究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旨在为构建中国特色古籍档案数字人文学术话语体系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遗档案资源集成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孙怡然
2025 (3):  106-109. 
摘要 ( 7 )  
基于对非遗档案资源管理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构建非遗档案资源集成管理系统的设想。从需求分析入手,明确了系统的功能需求,采用开放式、分布式的系统架构,对数据库、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在阐述系统实施基本原则和目标的基础上,对实施的关键步骤和流程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慧教育背景下高校数字人文专业建设的学科体系、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
李 剑
2025 (3):  110-112. 
摘要 ( 5 )  
随着智慧教育时代的到来,亟须培养兼具人文素养、数字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然而,我国高校数字人文专业尚处起步探索阶段,在学科体系构建、课程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立足国家新文科建设战略需求,借鉴国内外数字人文教育的先进经验,深入探讨智慧教育背景下高校数字人文专业建设的学科体系、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旨在为推动我国高校数字人文专业建设与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卓越数字人文人才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人文高等教育的实践探索#br#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的案例分析#br#
孙晓丛
2025 (3):  113-116. 
摘要 ( 7 )  
发展数字人文教育已成为我国实施国家数字文化战略、推进高校新文科建设的迫切需求。以中国人民大学的数字人文教育实践为案例,探索满足数字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的教育模式。首先,分析了中国人民大学在数字人文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的举措;其次,总结了中国人民大学在数字人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特色与经验。在此基础上,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加强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构建学科基础设施与资源平台、推动数字人文人才培养与新文科建设深度融合等角度,提出了推进我国数字人文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模式与路径
周 宁
2025 (3):  117-120. 
摘要 ( 3 )  
在梳理企业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内涵的基础上,从转型的必要性、模式构建、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数字化转型是应对信息时代挑战、提升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构建企业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模式,需要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流程再造、管理模式变革等方面整体设计、协同推进。实现企业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要树立数字化转型新理念,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成果应用服务,强化过程管控与评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向红色旅游的红色档案资源遴选、开发与应用
文 娱
2025 (3):  121-123. 
摘要 ( 7 )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旅游活动,对于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档案资源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与红色旅游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在阐述面向红色旅游的红色档案资源遴选标准与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面向红色旅游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路径,构建了面向红色旅游的红色档案资源应用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毕业生就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
李正琪
2025 (3):  124-126. 
摘要 ( 10 )  
高校毕业生就业档案蕴含丰富的信息资源,对于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服务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价值。围绕高校毕业生就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服务创新两条主线展开研究。做好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档案的管理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需要统筹发挥高校、企业、社会各界力量,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多方参与”的大格局下形成工作合力。以服务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传统服务与智慧创新“双轮驱动”,将职业生涯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档案资源的动画创作实践进展
安 茹
2025 (3):  127-129. 
摘要 ( 6 )  
随着数字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聚焦国内外档案资源动画化创作实践,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别从内容选择、艺术表现、传播推广等维度进行了系统探讨,旨在推进档案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档案馆人员人工智能素养提升策略
徐 瑞, 王 晨
2025 (3):  130-132. 
摘要 ( 9 )  
伴随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档案领域正经历着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深刻变革。作为集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于一体的专门机构,综合档案馆亟须顺应技术发展趋势,以智能化为牵引优化业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增强社会效能。在梳理综合档案馆智能化发展新特点、新趋势的基础上,从优化教育培训、加强实践历练、营造学习氛围、健全评价机制等维度,提出了提升综合档案馆人员人工智能素养的策略建议,旨在为新时代建设高素质、复合型的档案人才队伍提供理论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数字教学手段在档案教学中的应用
孔开开
2025 (3):  133-136. 
摘要 ( 3 )  
近年来,高校不断加强数字化档案教学资源建设,探索数字教学新模式,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在实践中仍面临资源质量参差不齐、教师能力有待提升、配套制度滞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加强资源建设、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师能力等应用策略,推动数字教学手段在高校档案教学中的深入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档案资源的传播与活化研究
夏 娴
2025 (3):  137-139. 
摘要 ( 6 )  
顺应文化数字化趋势,推进红色档案资源的数字化传播与活化,是新时代红色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红色档案资源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的困境与机遇,探索了红色档案资源传播的创新路径,并阐述了红色档案资源活化的应用场景,以期为红色档案资源的创新传播提供理论支撑和应用参考,助力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慧应急管理背景下的档案数据治理、开放共享与安全保障
李明哲
2025 (3):  140-143. 
摘要 ( 4 )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智慧应急管理已成为提升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重要途径。档案数据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信息资源,在智慧应急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档案资源在数据治理、开放共享、安全保障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短板,制约了档案大数据在智慧应急管理中效能的发挥。对智慧应急管理背景下的档案数据治理优化方略、开放共享机制建设、数据安全保障策略进行探讨,提出档案部门要准确把握智慧应急管理发展趋势,不断完善档案治理、共享、安全的制度规范和实践路径,充分释放档案数据在智慧应急管理中的基础性、资源性、战略性作用,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档案力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青少年红色档案资源推荐策略
宋 峰
2025 (3):  144-147. 
摘要 ( 5 )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探讨了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社会影响等因素对青少年用户接受红色档案资源推荐的影响机理。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感知有用性是影响青少年接受意愿的决定性因素,其次是感知易用性和社会影响,个人创新性在其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据此,从优化推荐内容供给、人机交互体验、推广传播机制、智能化服务等方面,提出了促进青少年接受红色档案资源推荐的策略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会计档案管理模式创新与优化路径
马银花, 陈 旭
2025 (3):  148-150. 
摘要 ( 3 )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会计档案管理变革已成为必然趋势。在系统梳理数字化转型与会计档案管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技术为会计档案管理模式创新带来的机遇,剖析了当前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旨在进一步深化会计档案管理理论体系、指导业界创新优化管理模式,为推动会计档案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档案部门应用大语言模型的典型案例分析
吴海中
2025 (3):  151-154. 
摘要 ( 6 )  
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大语言模型在公共管理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北京市密云区“大模型智能政策文件库”为例,探讨大语言模型在档案管理与服务中的实践路径。通过系统梳理智能文件库的建设背景、技术应用、实践成效,剖析大模型带来的档案数据标准化、业务流程优化和队伍能力提升等机遇,以及面临的认知偏差、经济成本和制度掣肘等挑战。在此基础上,从顶层设计完善、部门协同联动、多元主体参与、数据治理强化等维度,提出推进档案部门大模型创新应用的系统路径,旨在为档案部门借助新兴技术变革传统管理模式、优化服务供给提供有益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数据时代心理健康档案在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中的应用
屈 丹
2025 (3):  155-157. 
摘要 ( 6 )  
心理健康档案作为掌握学生心理状况的重要信息资源,在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受制于技术手段落后、数据质量不高、开发利用不足等因素,当前心理健康档案对心理危机预警的支撑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立足于大数据时代背景,在梳理心理危机预警和心理健康档案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和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工作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心理健康档案在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中的应用路径,以期为促进心理健康档案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升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效能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智技术赋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
温昊臻
2025 (3):  158-160. 
摘要 ( 4 )  
探讨了数智技术赋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在梳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和数智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在非遗档案采集、整理、管理等环节的应用路径,提出了多源异构数据采集、知识图谱构建、智能存储、云平台搭建等数智化管理策略。同时,还分析了数智技术应用面临的技术、管理、伦理等方面的实践挑战,并从统一标准、更新技术、优化资源、培养人才、跨部门协作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数字人事档案管理策略
应兰芹, 水君飞
2025 (3):  161-164. 
摘要 ( 5 )  
从数据时代高校数字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入手,阐述了高校数字人事档案管理转型的思路与对策,从顶层设计、流程再造、数据治理、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管理的策略。探讨了云平台、数据分析、开放共享三种大数据驱动下的新模式,进而从政策支持、法律法规、协同创新、理论研究四个层面提出了推进高校数字人事档案管理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非遗档案数字化研究现状与前瞻
张 彧
2025 (3):  165-167. 
摘要 ( 4 )  
分析了我国非遗档案数字化的政策与实践现状,总结了国家和地方层面开展非遗档案数字化的主要工作模式,指出目前仍面临顶层设计不足、资金投入不够、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梳理了非遗档案数字化的关键技术,包括数字化采集、存储、管理、检索以及VR、AR等创新应用,展望了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非遗档案的融合趋势。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政策建议,以推动我国非遗档案数字化事业持续深入发展,进一步促进非遗文化的研究与传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档案见证企业知识产权发展历程与保护布局研究
周 阳
2025 (3):  168-170. 
摘要 ( 4 )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关乎国家竞争力的提升。然而,当前学界对企业档案在知识产权管理中的作用的研究尚显不足。立足于档案学视角,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为切入点,深入剖析档案与知识产权的内在联系,系统梳理档案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等环节发挥的基础性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档案支撑下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新模式,旨在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体系提供新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语种档案的语言翻译与管理研究
杨 璐
2025 (3):  171-174. 
摘要 ( 5 )  
为充分挖掘多语种档案的信息资源价值,迫切需要创新管理理念,革新技术手段。在分析多语种档案管理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神经网络机器翻译在档案语料翻译中的应用,从优化翻译模型、融合档案语义知识等方面提出了构建面向多语种档案机器翻译系统的设想。同时,还从多语种档案资源整合原则、跨语言检索技术、共享平台架构等角度,对多语种档案资源平台建设进行了系统探讨,强调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构建多语种档案资源共享服务体系,以期为破解多语种档案管理困境、促进多语种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警务档案智慧化开发策略
吴 尚
2025 (3):  175-178. 
摘要 ( 4 )  
在智慧警务、数字治理等成为社会发展重要趋势的背景下,警务档案工作面临着数据化转型和智慧化发展的新挑战与新要求。基于警务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在系统梳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数据、技术、服务、人才等四个维度剖析了警务档案智慧化开发的关键要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数据整合、平台再造、机制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具体策略,以期为破解制约警务档案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提供理论指引和实践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双创教育与档案人才培养的融合路径
张丽娜
2025 (3):  179-181. 
摘要 ( 7 )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新时代档案事业转型升级、培育高素质档案人才的必然要求。在深入分析数字时代档案人才培养所面临新需求的基础上,阐释了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此,提出从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创新培养模式、强化实践环节、完善评价体系等多个维度进行统筹谋划,以加快构建适应数字时代要求、具有鲜明档案学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色档案资源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应用
闫 帅
2025 (3):  182-185. 
摘要 ( 9 )  
红色档案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留下的宝贵历史记录,蕴含着深厚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是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素材。在梳理红色档案资源内涵与中小学德育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红色档案资源的思想价值与育人功能,论证了红色档案与中小学德育工作在目标方向、内容要求、实践路径等多个方面的高度契合,并结合实际探索了红色档案资源融入思政课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创新应用路径,以期为运用红色档案资源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德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籍出版数字化的研究现状与前景探析
糜 涛
2025 (3):  186-188. 
摘要 ( 7 )  
当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为古籍出版数字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智慧数据视角出发,在系统梳理我国古籍出版数字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古籍出版数字化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阐释了智慧数据与数字人文理念的创新价值。对此,从智慧化、规范化、协同化及内容增值等多个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古籍出版数字化发展、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有益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享